法桐樹體營養有以下3個方面的恃點:
(1 )法桐樹需要兩類營養物質:既需要礦質營養物質,也需要 有機營養物質。礦質營養物質包括氮、磷、鉀、鈣、鎂、硫、硼、鋅、 猛和銅等元素。有機營養物質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類、擬脂 類和維生素類。
(2 )—年中有兩個營養階段:一個是以利用樹體貯藏營養為主 的階段,從萌芽前樹液流動開始,到6月上中旬結束;一個是以利用 當年同化養分為主的階段,從6月上旬開始,到秋季落葉前結束。
(3 )—年中有兩個營養轉換期:第一個營養轉換期,是從以利 用樹體PC藏養分為主的階段,向以利用當年同化養分為主階段的過渡 時期;第二個營養轉換期,是落葉前葉片中的同化養分,回流到枝干、 根系中貯藏起來的時期。
明確法桐的上述樹體營養特點,對于科學施肥,實現壯樹、高產、 優質,有著重要參考價值。樹體C藏營養水平不同的法桐樹,施肥技 術有所區別。秋施基肥數量少、樹體貯藏養分不足的,要抓緊在開花 前盡早施用速效氮肥,以縮短第一個營養轉換期,提高坐果率,促進 梢葉生長和幼果發育。秋施基肥充足、樹體貯藏營養水平高,花量多、 花質好的,花前一般不必追施,以免坐果過多,疏果不及,加重"大小年"結果幅度。

法桐體內營養物質一經合成,一部分為呼吸所消耗,一部分用于建造器官而向需要的器官輸送。在運轉過程中也存在著轉化與再次合成,這一過程又與環境條件密切相關。 其主要特點是:1.營養分配的不均衡性:由于器官對營養物質的競爭力不同,運至各器官的營養物質的數量亦不相等。一般是代謝旺盛的器官獲得的營養物質最多。不同物候期內,法桐各器官的代謝強度不同,所獲得的營養物質數量也有變化。萌芽.開花期,芽或花的代謝最旺,獲得營養物質也最多。當新梢,幼果期同時進入迅速生長期后,營養物質運轉分配便集中于新梢和幼果,梢,果代謝均強,導致爭奪營養,產生梢果矛盾。當新梢生長勢強時,新梢所獲得的營養物質多,新梢,幼葉迅速生長,常引起大量落果;當幼果多且迅速生長時,幼果需要大量營養,常常抑制新梢生長。2.營養分配的局限性:法桐各類枝條上的葉片數量不同,產生光合產物的能力也不同,其同化產物的運轉都表現出很大的局限性。只有營養枝能調節營養,其運出營養物質的數量隨營養枝距離的加大而減少。因此,營養枝在樹冠的均勻分布,對調節營養,均衡樹勢,保證各器官的形成和提高產量都有重要意義。長果枝也有較強的光合能力。其同化產物運送到果實中較多;運送到著生的基枝中和其他枝中較少。營養枝有較大的光合能力,其同化產物除自身消耗外,還可運送到同一基枝上的其他枝條中,其運出量在全年中也較穩定。營養枝之間基本上不發生營養物質的相互調節作用,但在競爭枝的生長過程中,因其生長量大,消耗營養多,故有少量的調節作用。因此,控制競爭枝,對減少養分消耗,保證養分正常分配是有積極意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