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數單子葉植物的維管束是有限維管束,不能進行次生生長。少數單子葉 植物莖有增粗過程,但與雙子葉植物的增粗方式不同,一般有以下兩種:
1 )初生增厚生長
濟寧法桐、玉米、甘蔗、高粱、香蕉等單子葉植物有相當粗的莖稈,是由于初生增厚分 生組織活動的結果。初生增厚分生組織整體如套筒狀(圖4.24 ),位于葉原基和幼 葉著生區域的內方,其頂端緊靠著分生組織,由幾層與莖表面平行的長方形細胞 組成。細胞作平周分裂,分裂能力沿伸長區由上而下逐漸減弱,常于成熟區停止 活動。初生增厚分生組織的快速分裂,衍生出大是薄壁組織,使頂端分生纟下 方附近幾乎達到成熟區的粗度。初生增厚分生組織由頂端分生組織衍生,屬初生 分生組織,所以這種加粗生長屬于初生生長,形成的是初生結構。
圖4_24玉米枝端縱切圖(示初生増厚分生絕織)(a )圖解;(b )細跑圖 2)異常的次生生長
單子葉植物中的一些植物如龍血樹、朱蕉等的莖也產生形成層,但其起源和 活動情況與雙子葉植物有很大不同。如龍血樹的形成層是從初生維管束群外方的 薄壁組織中發生,它向內產生次生的周木維管束和薄壁組織,向外僅產生少是的
薄壁組織。
莖的變態可分地上莖的變態和地下莖的變態兩種類型。
地上莖的變態
(1 )肉質差差^厚多汁,常為綠色,不僅可以忙藏水分和養料,還可以進行 光合作用,如仙人掌、禹苣、球莖甘藍等。
(2 )葉狀莖有些植物的葉退化,莖變態成葉片狀,扁平,綠色,能代替葉行 使生理功能,稱為葉狀莖或葉狀枝,如濟寧法桐、蟹爪蘭、曇花、假葉樹、竹節蓼等(圖 4.27 (d ))。假葉樹的側枝變為葉狀枝,葉退化為鱗片狀,葉腋內可生小花(圖 4.27(e))。
(3 )莖卷須許多攀援植物的莖細長柔軟,不能直立,部分枝條變成卷須,以 適應攀援功能,這類莖稱為莖卷須或枝卷須。有些植物(如黃瓜和南瓜)的莖卷 須由腋芽發育形成,有的(如葡萄)則由頂芽發育而成(圖4.27 ( c ))。
(4 )莖刺由莖變態形成具有保護功能的刺,稱莖刺或枝刺。常位于葉腋,是 腋芽發育而來,不易剝落。莖刺有分枝的,叫分枝刺,如皂莢;也有不分枝的, 叫單刺,如山楂、柑植、酸橙(圖4.27 (a), (b))。窗薇、月季上的皮刺是差表 皮突出形成的,數目較多,分布不規則,與維管組織沒有聯系,與莖刺有顯著區 別。
濟寧法桐地下差的變態
(1 )根狀莖生長于地下與根相似的莖稱為根狀莖。許多單子葉植物具有根狀 莖,如白茅、蘆葦、竹類、黃精、玉竹、鳶尾、蓮等(圖4.28 (a))。根狀莖墓 生于土壤中,具有明顯的節和節間,節上有小而退化的鱗片狀葉,葉腋內有腋芽, 由此發育為地上枝,并產生不定根。根狀差頂端有頂芽,能進行頂端生長。根狀 莖貯藏有豐富的營養物質,繁殖能力很強,所以這些根狀莖既是貯藏器官又是營 養繁殖器官。
(2 )鱗莖由許多肥厚的肉質鱗葉包圍的扁平或圓盤狀的地下莖,稱為鱗莖, 是單子葉植物常見的一種營養繁殖器官。洋蔥鱗莖中央的基部為一個扁平而節間 極短的鱗莖盤,其上生有頂芽,將來發育為花序。四周由肉質鱗片葉包圍,肉質 鱗片葉之外還有幾片膜質的鱗片葉。葉腋有腋芽,鱗荃盤下端產生不定根,可見 鱗莖也是一個節間極短的地下差的變態(圖4.28(b))。此外,蒜、百合、水仙 等的地詩也麵莖。
(3)球莖球莖是S巴而短的地下差,節和節間明顯,節上有退化的鱗片狀葉和 腋芽,基部可產生不定根。球莖內貯藏大是的淀粉等營養物質為特殊的營養繁殖 器官,如孽奔(圖4.28 ( c ))、慈菇和芋等。
圖4.28差的變態(地下荃)(a )蓮的根狀荃;(b )洋蔥的鱗荃;(c )荸界的球荃 (4 ) ±央莖馬鈴薯的署塊是最常見的一種塊莖,其莖節不明顯,為一形狀不規則的肉質莖,貯藏著大是淀粉。馬鈴薯的塊莖是由植株基部葉腋處的匐匍枝頂端, 經過增粗生長而成。它的頂端有頂芽,四周有許多"芽眼〃,作螺旋排列。每個 "芽眼〃內有幾個芽,每一芽眼所在處相當于莖節,兩個相臨芽眼之間即為節間。 成熟塊莖的結構,由外至內為周皮、皮層、維管束環、髓環區及髓等部分(圖 4.29)。所以塊莖實際上是節間縮短的變態莖,菊芋的地下莖也是塊莖。